近年来,大竹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,按照四川省委、省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,尤其是省委王东明书记“大竹要为全省脱贫攻坚创造更多可推广经验”指示,在达州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创新“双靠近三融合”模式,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,比较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“一步住进新房子、难以过上好日子”这一瓶颈制约。今年9月,成功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大竹现场点,得到汪洋同志的认可和肯定性批示。
一、“双靠近”谋点布局
着眼搬迁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目标,大竹县坚持“以产带迁、以迁兴业”理念,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,搬迁后聚焦安置点适度引进产业,有效推动安置点与产业“双向靠近、协同发展”。
(一)科学规划选址,推动安置点向产业靠近。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与城乡建设、公共服务、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,坚持“五靠”“五进”“五不选”原则,让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方式。“五靠”即安置点靠场镇、靠园区、靠乡村旅游区、靠产业基地、靠新村;“五进”即搬迁群众进城区、进社区、进安置聚居区、进村民聚居区、进交通便利区安居;“五不选”即有地灾隐患的不选、无发展后劲的不选、基础难改善的不选、上学就医难的不选、群众不满意的不选。在选址中,大竹县尤其突出“以产带迁”,近两年实施的安置点靠场镇服务业11个、靠经开区工业4个、靠乡村旅游业和农业特色产业24个,占建设总数的88.6%。
(二)适度引进产业,推动产业向安置点靠近。制定奖励扶持措施,在安置点适度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,有效解决企业“用工难”、群众“就业难”问题。对在安置点附近新建工厂,吸纳贫困户就业人数占员工总数10%以上的企业,给予其新建工厂总投资10%以内的补助,最高不超过30万元;对在安置点附近租赁厂房生产,吸纳贫困户就业人数占员工总数10%以上的企业,从投产之日起3年内,给予厂房租赁20元/平方米·年的补贴;在安置点附近吸纳10人及以上搬迁对象就业,并成功创建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的企业,给予5万元奖励。特别是大竹县实行“保留农民身份、农村产权不变”和配套“就业、就学、就医、社保、低保、临时救济”的“2+6”保障措施,兜住了搬迁群众民生底线,让群众放下后顾之忧搬“新”家、住“心”房。
通过安置与产业“双靠近”,大竹在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。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建设前靠近国家级龙头企业东柳醪糟公司选址,建成后吸引中国西部鞋城金少爷公司靠近九银村安置点布局加工厂、再到石子镇互助村和文星镇场镇布点,实现了群众就业、产业发展、安置点有生机“三赢”效果。一是企业到安置点扩大规模,搬迁安置房就是企业的“职工宿舍”,企业不用为搬迁群众员工提供住宿,支付生活补贴、交通等费用,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。二是群众在家门口就业,既有务工收入又兼顾了家庭,节省了开支,提升了归属感,成为企业稳定的劳动力资源。三是安置点靠近产业布局,既振兴乡村发展,又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增收致富前景,群众“愿意搬、主动搬”的内生动力更强,搬迁后“过上好日子”的幸福感更强。
二、“三融合”促进就业
如何让群众搬迁后稳定增收,是易地扶贫搬迁决策落地落实的核心问题。近年来,大竹县着眼挪穷窝与换穷业、安居与乐业、搬迁与脱贫“三个并重”,因地施策采取“点”镇、“点”园、“点”业“三融合”举措,推动搬迁群众由“靠土地吃饭”向“靠产业增收”转变。2016年,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4002人,实现就业2190人,其中县外务工978人,县内打零工546人、相对固定收入166人、公益性岗位安置102人,就近就地就业群众每月收入约700元。
(一)坚持“点”镇融合,推动搬迁群众向城镇居民转变。顺应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趋势,根据搬迁群众个体情况,依托场镇地域优势,推动其在县城区、乡镇街道餐饮、超市、酒店、家政、建筑工地等岗位就业;依托集贸市场优势,利用“扶贫再贷款+扶贫小额贷款”自主创业,积极融入城镇有事做、有钱赚;依托交通便利优势,开发治安协管、道路维护、绿化保洁、生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,由乡镇统筹安排管理,并按300元或500元/月·人的标准核发岗位补贴。与此同时,在让搬迁群众享有与迁入地居民同等的文化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市政服务、道路交通“四大资源”基础上,积极推进民事代办、民情代诉“双代”服务,避免搬迁群众居住地、户籍地“两头跑”,让群众安心就业创业、融入当地做好“新居民”。
(二)坚持“点”园融合,推动搬迁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。依托大竹县东柳机电轻纺园和月华食品园、石河建材园、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、10个工业重镇“1+3+10”产业园区,扎实开展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,动员100个企业结对帮扶70个贫困村,既帮助贫困村脱贫退出,又帮助吸纳群众到工矿企业就业,让贫困群众“放下锄头、穿上厂服”。为调动企业积极性,大竹县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,明确对吸纳搬迁群众持续就业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,给予1000元/人的补助;开设“扶贫专班”,核发50元/天·人的食宿、交通补助,优先推荐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,已累计培训29期、1490人次,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积极性,提升群众技能水平,持续推动搬迁群众在工业园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。
(三)坚持“点”业融合,推动搬迁群众向新型农民转变。依托已建成的15万亩糯稻、10万亩香椿、30万亩苎麻、2万亩白茶等特色产业基地,以及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、种养大户,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特色农业发展,实现长期或季节性务工就业。在每个搬迁片区,至少引进培育1—2个具有引领性、带动性的新型经营主体,支持集体经济或产业发展基金入股,鼓励搬迁群众田、土、林地流转或入股,建立利益链接机制,让农民的“静态资源”转变为“股权资本”。创新开展“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”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持续开展“感恩奋进”教育和法律课堂、道德课堂进小区活动,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序良俗,实现物质和精神“双脱贫”。
三、多举措强化保障
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、系统工程,时间紧、任务重。大竹县围绕“搬迁只是手段,就业最为关键,脱贫才算答卷”理念,不断强化政策支撑,调动多方力量,整合各类资源,着力在体制、机制保障上破解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难题。
(一)强化政策支撑。始终将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“逐步能致富”作为重心和核心,先后制定出台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创业“七条措施”、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、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等政策文件,从制度设计和工作机制上持续稳定扶持企业、帮助就业、推动创业。2017年,大竹县兑现促进群众就业企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440.2万元,其中奖励补助东柳醪糟公司61.5万元。
(二)配强帮扶力量。充分发挥县级领导、帮扶单位、驻村工作组、第一书记、农技员和法律顾问、农信员“5+2”帮扶资源优势,每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易地扶贫搬迁户“结穷亲”,帮助落实脱贫政策,解决家庭困难,很多帮扶人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援助。比如大竹县经开区工作人员张强,帮助东柳街道解放社区11组搬迁户李立春、陈道燕夫妇联系到海明湖温泉酒店、东柳王鱼头餐厅务工就业。
(三)压实工作责任。大竹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最大的战场,创新开展6轮脱贫攻坚“现场评赛会”,对标考核体系,核查工作实效特别是搬迁户后扶成效,现场打分,公开竞赛,达到“以考促改、以考促干”的良好实效,得到了人民日报、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介。出台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条超常规措施”,督促各级党员干部“战晴天、斗雨天,撑起电灯当白天”,执行力前所未有增强,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贫困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,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扎根群众心中。
(四)坚持党建引领。抓实党建引领脱贫攻坚,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法、党支部标准工作法、杨帮武民心工作法“三个方法”,实施党员示范、能人助村、阳光惠民“三大行动”,推动村级党组织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。探索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党小组,让搬迁党员有归属地;选配村支部班子成员或村民代表,让搬迁党员或群众有代言人;按法定程序参加选举,让搬迁党员或群众有发言权。目前搬迁群众中有49名党员参与迁入地党组织生活,4人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、95人参与集体事务管理。加强安置点新型社区治理,创新建立业主委员会和流动楼长制,让每名搬迁群众自主管理、自我约束,共建共享幸福美好新家园。